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阮占江
法治日報通訊員 周 梅 黃飛虎
擁三百二十裏長江岸線,掬八百裏洞▓庭波濤。近年來,圍繞“一江一湖”生態環境,湖南省嶽陽市堅持以綠色發展理念引領經濟社會建設,堅持以生態法治建設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堅持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同步推進,著力打造湖南綠色“增長極”,譜寫了以法治力量呵護綠水青山的生動篇章。
科學立法推進生態治理再上臺階
為守護好一江碧水,中共嶽陽市第七屆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擴大)會議審議通過《中共嶽陽市委關於推動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決議》,將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強調依法從嚴從快打擊破壞沿岸生態行為,確保到2020年沿江環湖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河湖、岸線、濕地生態功能基本恢復,打造長江經濟帶“綠色長廊”。
該決議為新形勢下的長江洞庭湖生態環境修復和保護註入強大執行力,打響嶽陽沿江環湖生∞態環境治理攻堅戰。隨後,各有關部門高度協同,按照市委、市政府戰略部ω 署,以最大決心、最硬舉措、最嚴整治攻堡壘、清水域、綠江岸。
為更好修復與保護洞庭湖的自然生態系統,嶽陽市於2018年制定了《嶽陽市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條例》,以立法促進洞庭湖生態修復與自然資源保護。
“以前保護區有事找行政主管部門解決,常遇推諉,現在條例明確了林業、農業、水利、環境保護等部門各自該管什麽事,我們有↙事對照條例規定去找對應的部門,各部門依規履職,工作效率大為提高。”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采桑湖管理站站長李飛雲說,比照相關國家法律法規,該條例對違法行為的界定更明確,對違法行為的處罰更具體。
據悉,2016年來嶽陽市高位統籌生態環境治理,立法先行,先後出臺了《嶽陽市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條例》、《嶽陽市城市規劃區山體水體保護條例》、《嶽陽市城市綠線管理辦法》等6部地方性法規和3部政府規章。
嶽陽市司法局立法科科長胡維嶽說,嶽陽利用立法突破了生態環境治理障礙,破解了行政工作中存在的權責不清、不敢管、不願管、不會管、管不了和管理不實、不深、不細等難題。
嶽陽市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員劉滄海指出,嶽陽立足本地實際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內容更具體,操作性〓更強。經過實踐,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法規規章,對嶽陽生態環境與自然資源保護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公正司法築牢生態司法屏障
2017年,嶽陽市檢察機關在各縣市區環保部門設立11個檢察◆聯絡室,華容縣環保局成了該縣人民檢察院第五檢察部主任胡紅的工作點。
“到一線後,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接觸面廣,更利於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胡紅告訴記者,駐檢察聯絡室工作開展以來,不僅監督個案,更註¤重找出影響生態法治的行政短板,促成不同行政部門在生態環境保護上協同管理、聯動執法,使該縣生態環境保護機制更為完善。
“嶽陽市檢察機關在湖南率先成立了公益損害與訴訟違法舉報中心,組建了東洞庭湖生態環境資源檢察院。”據嶽陽市人民檢察院第七檢察部(公益訴訟)主任鄧鈞介紹,2018年以來,全市檢察機關共辦理各類生態環境保護公益訴訟案件665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472份。共批準逮捕非法采砂案140件230人,批準逮捕汙染環境案9件14人,起訴14件27人,批準逮捕侵害鳥類案215件354人,起訴322件790人。由嶽陽樓區人民檢察院辦理的吳某等人非法捕撈案,獲評全國檢察機關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典型案例,由湘陰縣人民檢察院辦理的胡某等人非法獵殺小天鵝案,獲評全國檢察機關野生動物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在司法保護青山綠水的道路上,嶽陽兩級法院同樣步履鏗鏘。
2017年10月27日,嶽陽市君山區人民法院洞庭湖環境資源法庭公開審理益陽市環境與資源保護誌願者協會訴湖南林源紙業有限公司環境汙染責任糾紛公益訴訟案,敲響了洞庭湖環境資源法庭成立後的環境資源審判第一槌,這也是湖南第一起跨行政區劃集中管轄的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同年底,由兩名“全國法院優秀法官”挑梁,嶽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抽調來自⊙刑、民、行三條審判陣線的精英,設立中院環境資源審判庭。洞庭湖區域環境資源案件的審理欧洲杯2021竞猜及審級銜〗接由此捋順,嶽陽中院、君山法院共同實現對洞庭湖流域環境資源案件的集中管轄,打破了行政區域限制,有效阻隔環境資源案件可能存在的“地方保護主義”隱患。
除了夯實“三審合一”“二審合一”專業化審判機制,嶽陽法院@ 還錨定“審判理念專業化、個案審理精品化、司法宣傳示範化”環資審判工作航向,牽頭◣搭建長航公安、森林公安、水警支隊、檢察,以及生態環境行政機關、環保公益團體之間的常態聯絡機制,統一環境資源案件的司法認知和裁量尺度。如今,一道道環洞庭湖生態資源保護的司法屏障猶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屹然聳立。
據嶽陽中院環境資源審判庭庭≡長李芬介紹,目前嶽陽兩級法院在全市建成了13個司法保護基地,打造了集“巡回審判、科研實踐、法治教育、環保宣傳、生態修復”於一體的多功能平臺,生態守護的法網越織越密。2018年以來,嶽陽市兩級法院環境資源法庭共審結各類環境資源案件1008件,湧現了一批環資審判典型案例。其中,由嶽陽樓區法院一審、嶽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的何某等7人非法殺害珍貴與瀕危野生動物罪、非法狩獵罪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入選聯合國規劃署▂十大交流案例;另有多案入選全國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典型案例,數篇文書獲全國法院環境資源優秀文書。
嚴格執法全力@鍛造生態法治隊伍
“法規制度不應只是寫在紙上,要通過實打實的執法檢查、硬碰硬的專題詢問、點對點的跟蹤問效等及時‘亮劍’,讓♀制度長牙、法規咬合。”嶽陽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ξ 主任向偉雄的表態擲地有聲。
2020年5月,嶽陽市人大常委會組成多個執法檢查小組,雷霆出擊,分赴各地開展土壤汙染防治法執法檢查,對防治體系不夠完善、修復治理力度不足、執法監管失之於軟等問題提♀出詳盡意見,督促制定《嶽陽市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現場檢查工作方案》,縱深推動全市汙染地塊安全利用和土壤汙染防治項目建設工作。
“當河長,壓力大!”嶽陽市南湖新區月山管∮理處黨工委書記張勇,是記者在嶽陽見到的一位鄉鎮級“河長”。
張勇告訴記者,南湖新區是湖南省政府批準建立的全省首家省級旅遊度假區,但該區的生態環境修復成效基本上是近三年搶出來的。三年裏,硬仗一∮場接一場,大大小小的汙染企業整治、打擊洞庭湖非法捕撈、全面禁漁退捕等工作千頭萬緒,矛盾復雜,阻力很大。區幹部“白+黑”是常態,被糾纏№受沖擊時有發生,但大家扛起了責任,頂住了壓力,闖出一條綠色發展之路。
記者了解到,為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嶽陽市先後出臺了《嶽陽市環境保護工作責任規定╱(試行)》、《嶽陽市一般及較大環境問題(事件)責任追究辦法(試行)》和《嶽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加強環境監管執法的實施意見》,將環境保護責任細化明』確到各職能部門,責任壓實到各職能部門,激發出廣大幹部強烈責任感。一批行政監管執法工作者因忠誠履職受到表彰。嶽陽市紀檢監察機關則立足職責定位,堅持生態環境整∏治到哪裏,監督就跟進到哪裏,著力查處相關單位和黨員幹部在長江洞庭湖生態環境治理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鞭策黨員幹部在嶽陽生態文明建設中奮發有為、銳意進取。
記者手記
2020年末,記者走進嶽陽,看到如今的長江洞庭湖已是一番全新氣象:江上湖面不再是砂船如織,水質由過去的渾黃轉為了碧綠,萬頃濕地再度成為候鳥的天堂。
“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遊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采訪中,記者切身感受到,千古名篇《嶽陽樓記》中的場景之所以得以重現,就在於嶽陽始終堅持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和公正司法的同頻共振、共同發力、無縫對接,從而奏響了生態優▲先、法治保障、綠色發展的時代強音。